商品和貴金屬代幣化是 RWA 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。透過將原本在傳統市場中需要倉儲、運輸和繁雜交易手續的商品(如石油、農產品)以及貴金屬(如黃金、白銀)進行代幣化,可以讓這些實物資產以數位形式在區塊鏈上自由流通。
核心邏輯
實物支撐
每一枚代幣對應一定數量的實物商品或貴金屬,通常由託管機構(倉儲公司、金庫等)進行存放與背書。
用戶購買的並不是「虛擬資產」,而是由區塊鏈代幣代表的真實資產份額。價值映射
代幣價格直接錨定相關商品或金屬的市場價格,例如:1 個黃金代幣(Gold Token)= 1 克或 1 盎司的實物黃金價值。
1 個石油代幣(Oil Token)= 1 桶原油的價值。
交易方式
投資者可以像交易比特幣、以太坊一樣,隨時在交易所買賣這些代幣化的商品或金屬,而無需實際運輸實物。
優勢
降低門檻:代幣化允許小額投資(如持有 0.1 克黃金的代幣),突破傳統大宗商品投資需大額資金的限制。
流動性強:代幣可隨時交易、質押或作為抵押物,提高資產流動性。
跨境交易便捷:透過區塊鏈,投資者能全球化交易黃金或石油代幣,免受傳統金融清算限制。
透明與可追溯:所有發行、流通、贖回紀錄皆公開可查,降低詐欺風險。
實際案例
PAX Gold (PAXG):每枚代幣由 1 盎司倫敦金庫實物黃金支持,持有者可交易或在條件下兌回黃金。
Tether Gold (XAUT):由 Tether 推出,1 枚 XAUT 對應 1 盎司倫敦優質交割黃金。
石油代幣化嘗試:如委內瑞拉「Petro」,以石油儲備為背書的國家級代幣。
👉 總結來看,商品與貴金屬代幣化不僅讓大眾投資更容易參與,還拓展了資產的交易場景,使傳統大宗商品與加密金融生態緊密融合。